大家來破案Ⅱ

大家來破案Ⅱ

型 號: 987185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價格: 174220
商品介紹
【本書的啟示】
  本書將日常常見的現象,與孩子在校所學的化學相結合,讓化學知識顯得更生活化也更有趣。是一本理論與實際兼具,同時又有趣味,相信也能贏得家長信賴,孩子也愛看的好書。

【作者簡介】
  陳偉民
台北市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畢業,曾任國中理化科及高中化學科教師,目前從事國中和高中教科書編寫,科普寫作及翻譯等工作,作品散見《科學教育月刊》、《青年世紀》、《發現》、《幼獅少年》、《中國時報》等報章雜誌,著有《智多星出擊》、《智多星出擊PartⅡ》、《天才小玩子》、《誰殺了大恐龍?》、《大家來破案》等書。  

【內容簡介】
  名偵探明雪又來了,這次他又會如何以熱愛科學、立志成為鑑識人員的態度,運用課堂所學以及平常累積的知識,來解決發生在生活周遭種種啟人疑竇的案件呢?更沒想到,偵探工作也出現競爭對手,而且還是個熱愛棒球的小男生。想知道這個小偵探是誰嗎?想看明雪如何解開銀筷子試毒的祕密嗎?而各地土質不同又是如何成為破案關鍵呢?答案都在書裡頭唷!
全書共11篇,包括水質優養化的產生、蝙蝠的聲納定位、硫化銀的變化以及針孔成像的原理等等。

【目錄】
○推薦序/現代版的福儞摩斯與馬蓋仙/國立武陵高級中學校長 林繼生
○自序/科學家就是偵探/陳偉民
○銀匙驗毒
○塵土追蹤
○針孔眼鏡
○魔術墨水
○尋藻
○網中蜘蛛
○黑心漂白
○水到渠成
○飛來一筆
○蝠音
○赤眼殺機 

【序】
 

【推薦序】
現代版的福爾摩斯與馬蓋先/國立武陵高級中學林繼生校長 
光陰荏苒,我和陳老師偉民兄認識已將屆30年。
民國69年,我們同在新莊市新泰國中服務,他教化學(理化),我教國文。他是學校的名師,凡他任教的班級,化學(理化)成績必定數一數二,因此就成為大家指定的王牌老師。我們也曾合作同教一個班級,對他教學之生動,深受家長及學生肯定感到佩服,並有一種「有為者亦若是」的企羨。
81年新莊高中成立,他果然成為創校第一批被挖角延攬的對象,直到退休。而我也在同年離開原校到板橋高中服務,但是我們之間因為刊物約稿的關係,仍時有聯繫。
大學畢業服務教職開始,我一直參與台北縣救國團《青年世紀》(北縣青年)的編輯工作,每次都要為新的專輯企畫「捻斷數根鬚」,或將一頭白髮搔更短,凡是需要「科學」方面的文章,我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好友偉民兄,而他也一直未讓我失望,因為他不只是一位化學(理化)老師,他更是博學多聞,尤其有一支連一般文科畢業生都自嘆弗如的生花妙筆,對歷史也有超出常人的涉獵與研究,因此請他寫作科學性文章,常能設想精妙,引人入勝,加上文字暢達,常讓人不忍釋卷。
74年開始,台視每周定期播出《百戰天龍》影集。劇中主角馬蓋先四處冒險,他從不攜帶武器,利用的是他的沉著冷靜、智慧以及廣泛的物理、化學知識,將身旁一些平凡無奇的東西化腐朽為神奇成為克敵的武器。這個影集激發我的靈感,心想馬蓋先這麼神勇,利用簡單的理化知識就能凡事逢凶化吉,其中除了戲劇效果外,他那些應用的知識有根據嗎?於是,興起仿照影集中應用日常科學知識以破案或脫險的橋段,重新編寫故事,並加以解析以供學生參考的念頭,第一個想到的不二人選當然還是偉民兄。於是自80年9月開始的《青年世紀》便有了〈馬蓋先出擊〉,這是我們在編寫上第一次而且非常成功的合作。
後來,中國時報對《青年世紀》中某些單元的青睞及肯定,彼此商定將某些單元文章移至中國時報每周刊出,其中偉民兄寫的〈馬蓋先出擊〉自是首選之一,因應報紙版面,除專欄名稱改為〈大家來破案〉外,字數也增加,專欄推出後深受喜愛。後來專欄暫停,偉民兄又接受邀約,繼續在《幼獅少年》以相同的人物發展出一系列偵探故事,也大受歡迎。而今欣見這些有趣、有益又有根據,融文學、歷史、邏輯推理與物理、化學等知識於一爐的文章要結集出版,個人自是歡迎及歡喜至極。
我們常說「教育國之本」,強調教育的重要,這是任何人都篤信的事實,但是「教育」要如何成為國之本,重點在教育的內涵及教育的方式,前者屬於教什麼,後者則是如何教的問題。
孟子說:「教亦多術」,強調教育的方法不只一種,但不管教育的方法有多少種,其中最重要的共同點都是要吸引學生,讓學生對所教的內容有興趣,產生好奇心,確認所學的不只是應付考試,考完即丟的無用的東西,而是可以融入生活中,以備時時所需,才能發揮引人入勝的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的意願,尤其一些原本對知識沒有興趣,或者沒有信心的學生,因為教育方式的改變,終能被循循誘導,產生興趣,激發信心,這靠的就是教師「善誘」之功。
一樣的教師,一樣的師資培育,但有成功與失敗的教師,其中的分野關鍵就在教師是否具有「善誘」的功力,能將平淡乏味的教材教得生動有趣,能將學生視之如畏途的學習過程變為津津樂道的進學之旅。「傳道、授業、解惑」其實不難,只要事先多準備,人生歷練多些即可,但是要讓學生真的有「如坐春風」的感覺,就真的要靠教師化雨的功力了。簡單的說,教書大家都會,如何教得生動有趣,讓難懂的知識好懂易吸收,這才是功力所繫。
陳老師偉民兄本來就是一個說故事高手,是真正會教書的人,上課幽默有趣,信手拈來,左右逢源,能化生硬的科學理論為易懂難忘的知識;而其妙招之一就是將深奧難懂的內容,融於日常生活中,透過故事的引導,讓知識與生活連結,讓生活就是知識的活用,二者不再渺不相涉,真正做到生活知識化,知識生活化。
本書是主角中學生明雪(冰「雪」聰「明」?)的生活經歷(冒險?)。明雪應用平日所學的知識,破解生活難題及突破種種難關,不但豐富自己人生,也幫助警方破案。閱讀本書,就像看現代微型的「福爾摩斯」,生動有趣,巧妙結合推理邏輯及生活知識,尤其主角就是學生,讀來更覺親切。看完本書有「過關斬將」、「豁然開朗」的快感,同時也學會該懂的科學知識。對教師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啟發教材:原來理化可以這樣教,應該這樣教。對一般學生及大眾而言,原來理化可以這麼有趣,理化可以這樣學。
而更重要的是,對偉民兄而言,他為理化教學另闢一條有趣又能學得好的蹊徑;對我則以能躬逢本書原始構想的催生為榮,以有偉民兄這樣的朋有為傲。 

【自序】

科學家就是偵探/陳偉民
大家來破案是長達十年的專欄文章集結而成,對我個人而言,是將長期的工作做一總結,而內心則期盼能吸引一些孩子喜歡科學。
很高興在第一集出版後能有一些回響,首先感謝吳原旭老師指正了其中引用數據的錯誤,幸好在再版時能加以更正。他也指出全書裡看不到弟弟明安辦案的情節,只有姊姊明雪的個人秀。我為了破除科學是男性專利的迷思,故意以姊姊明雪為主角,但也設計一個活潑好動的弟弟為配角。在專欄中,其實姊弟兩人各擅勝場。姊姊長於推理,弟弟精於觀察。只是第一集恰好都選了以姊姊為主秀的故事,這次第二集的出版,選了幾篇以弟弟為主秀的文章彌補上一集的偏頗。
第一集出版以後,我贈送給每位學生一本。後來在上課時,偶爾就會聽到學生突然驚呼:「這就是某篇中明雪使用的原理,對不對?」那時我心中的喜悅,真是難以形容,因為這就是我寫作的初衷啊!讓孩子由故事中輕鬆學會科學原理,同時引起她(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昨天我上課時,講到電子組態,有位學生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說:「看不見的東西也能講得頭頭是道!」是的,科學家就像偵探,面對看不見的事實真相,要仔細收集實驗數據,然後研判、推論,與其他科學家爭論、競賽,看看誰先破解事實的真相。偵探在搜捕真凶時也是如此,凶手不會輕易現身,偵探要搜尋與案情相關的蛛絲馬跡,以推理手段抽絲剝繭,破案有時間壓力,要在凶手脫逃或殺害下一名被害者前將之逮捕歸案。科學家和偵探的工作情形如此相似,科學家就是追尋真相的偵探。
到了現代,科學家就是偵探有另一層意義。因為科學家擔任了現代偵探工作中最關鍵的工作──證據的分析。傳統偵探的辦案手段現在都用不上了。像戲劇裡的包公動不動就對嫌疑犯用刑,以現代眼光來看,這種刑求來的供詞根本沒有法律效力,用刑的司法人員還要坐牢。福爾摩斯的老派推理簡直是開玩笑,例如看到某人手上有繭,就說對方是水手。我告訴你,我滿手是繭,不過我不是水手,我拉單槓拉出來的。
李昌鈓博士成為現代神探的代表詞,也宣告科學家成為偵探的時代來臨。在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中,觸目所及的都是氣相色層分析儀、質譜儀等化學分析儀器,一部好的偵探劇也是一堂精彩的化學課。
真實世界裡的偵探改由科學家擔綱,偵探小說的型態也隨之轉移。派翠西亞‧康薇爾的女法醫系列及傑佛瑞‧迪佛的神探萊姆系列(第一部即為《人骨拼圖》),都是此種科學家類型的經典之作。
本書中有些情節在外行人看來,簡直匪夷所思,像「塵土追蹤」由輪胎中的塵土破解嫌犯藏匿人質的地點,會不會太牽強?事實上,當年的西德警方即曾經由恐怖分子遺棄的座車輪胎上刮下塵土進行分析,因而畫出嫌犯的活動範圍;再由其使用過的馬桶採集樣本,得知嫌犯喜歡的餐廳,因而順利將恐怖分子逮捕歸案。科學的進展使真實的案例比小說更令人難以置信。
我的學生中也有人立志長大要當刑事專家和法醫,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實現這個夢想。對科學有興趣的同學不妨把科學偵探的工作列入努力的目標之一,將來摘奸發伏的工作就靠你們了!

商品評論 (0)

發表評論



注意: 不支援 HTML 語法

很差            非常好

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