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傾城到黃昏:培養青少年敘事力

從傾城到黃昏:培養青少年敘事力

型 號: 986247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價格: 174220
商品介紹
【本書的啟示】
  我們經常從別人的故事中,了解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這十五篇文章,不僅提供了十五個故事,更表現了十五個說故事的方式,找出其中的關鍵密碼,你的敘事力也可以一百分!

【本書特色】
主要是以未來青少年要儲備的語文能力方向或領域去思考作選文主軸。
文章深入淺出,告訴你如何培養敘事力,擁有這些能力,你就是未來的人才。

【作者簡介】
  林黛嫚,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中心主任兼副刊主編,現任全球華人文藝協會理事長,並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世新大學教授現代文學。作品融合現代都會女性特有的理性與感性,充滿著都市的節奏感。著有長短篇小說《平安》、《林黛嫚短篇小說選》、《今世精靈》、《也是閒愁》、《閒愛孤雲》、《閒夢已遠》及散文集《你道別了嗎?》《本城女子》、《時光迷宮》等。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十五篇名家生活散文,從不同的生活角度審視各種面向;如:
小野〈獎杯和廣場的風〉,以女兒參加寫生比賽的經驗說明若干年後,他可能只會記得女兒滿足地舔著棉花糖的模樣,至於那個生鏽的獎杯一點都不重要。
隱地〈我的宗教我的廟〉,將深奧的人生哲學化為簡單的生活方式。
廖鴻基〈討海人〉,海洋沒有門,敞開著放任人來來去去,討海人的工作又辛苦又危險,這是他們的選擇,無怨而無悔。
……每一篇文章末皆附有編者的賞析及想一想,適合給讀者練習寫作,並提升作文功力。
【目錄】

總序/給未來的你◎林黛嫚、須文蔚
自序/你的故事,我的人生◎林黛嫚
獎杯和廣場的風/小野
我的宗教我的廟/隱地      
從傾城到黃昏/平路   
天橋上的魔術師/吳明益    
我的貓/楊照   
三峽的女兒/曾郁雯  
單人KTV/郭強生    
肉圓/焦桐      
失厝/林黛嫚    
大雪/黃雅歆    
迷園/林文月    
暑假/廖玉蕙    
要嘛他一言不發/王盛弘    
梭羅河畔/蔡怡      
討海人/廖鴻基  

【序】
 

【總序】
給未來的你
培養抒情力、敘事力、洞察力/林黛嫚、須文蔚

談千禧年的問題,感覺好像才是昨天的事,結果,二十世紀過去了,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也過完了,時間走得比我們想像得快,未來永遠在我們前頭,我們始終伴隨著時間的腳步在追趕未來,正因為如此,了解未來是什麼樣貌,就成了趨勢專家、科學家、社會學家不能停歇的任務。
不管未來是什麼樣子,當未來成為現在,我們只需要問問自己,你準備好了嗎?台灣推動教育改革這些年來,一直努力讓學生培養追求知識的能力,這件事很多國家都在做,而且教改重點已經由知識導向轉為能力導向,由注重如何輸入知識轉向如何活用知識,也就是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學習文化表達的能力、學習洞察事物真相的能力,而這些條件正是讓我們的下一代面對未來的能力。
我們企畫這一套書,主要就是藉由閱讀文學作品,讓國家的主人翁儲備未來必須擁有的能力。
首先未來的人才需要抒情力,抒情力是了解自己的感受,也能體察他人的情感,熟悉人與人的巧妙互動,以及在細微事物間發覺意義與目的的能力。知道如何抒發自己的感情,也才能產生同理心去理解別人的感受。
其次,世界愈來愈接近,未來人與人的互動方式雖然在改變,卻也更加密切,我們經常需要和別人溝通,但現代人主觀力強,想要說服別人,只提出論證是不夠的,要用迷人的故事來打動人,告訴對方為什麼一加一等於二,不如編一個一加一等於二的故事,所以我們需要敘事力。
最後,未來的世界需要更多的狂想與創意,而我們的教育一直壓抑想像力的運作,以至於我們嫻熟於課本上的知識,卻缺乏對自我、自然和社會的洞察力。未來需要的人才要先能掙脫傳統的框架,憑藉的就是特殊的洞察能力。
四十多位作家,四十多篇優美的文章,告訴你如何培養抒情力、敘事力、洞察力,未來在等待著你,擁有這些能力,你就是未來的人才。讓我們一起開展學習的閱讀之旅吧。


【自序】
你的故事,我的人生/林黛嫚

世界愈來愈接近,未來人與人的互動方式雖然在改變,卻也更加密切,我們經常會需要和別人溝通,但現代人主觀力強,想要說服別人,只有提出論證是不夠的,要用迷人的故事來打動人,告訴對方為什麼一加一等於二,不如編一個故事,讓他從故事中得到一加一等二的道理,所以我們需要敘事力,能夠把自己的想法準確表達的能力。
這十五篇文章說了十五個精釆的故事,有的告訴我們一些平凡與不平凡人生,關鍵都在自己的選擇,譬如:
美國第一夫人這個頭銜本身就不平凡,既然是總統夫人就只是總統身邊陪襯的綠葉,而且重要性會隨著時間漸逝而消減,但是甘迺迪總統的夫人賈桂琳不一樣,她活出自己的人生,平路透過賈桂琳的故事告訴我們,讓賈桂琳不平凡的並不是總統夫人的頭銜,當我們可以選擇時,就勇敢去追求吧;又如〈討海人〉,海洋沒有門,敞開著放任人來來去去,討海人的工作又辛苦又危險,這是討海人自己的選擇,他們無怨無悔:〈梭羅河畔〉是印尼外勞和被她照顧的老人之間感人的故事,對於台灣愈來愈多的外勞、外籍看護,新住民,他們既然來了,不管時間長短,總是和我們的土地發生了關聯,營造一個對外來者友善的空間,才能使越趨複雜的社會和諧圓滿,何況像阿尼那樣善良忠誠的外來者,是值得懷念的。
有的篇章告訴我們看待尋常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觀點,譬如:
在我們的人生中,參加比賽的目的是什麼?得獎,拿奬金,奬盃或獎牌?有時候參加比賽的過程比結果還值得珍惜,小野以女兒參加寫生比賽的經驗告訴我們,過了若干年,他可能只會記得女兒滿足地舔著棉花糖的模樣,至於那個生鏽的獎杯一點都不重要;對亞熱帶的台灣人來說,雪是陌生的,尤其是大雪,黃雅歆的〈大雪〉既寫出對大雪深刻、細膩的觀察,更讓我們知道,假使因為大雪冰封,萬事被迫停頓,那種安靜將是心靈最好的清潔劑;王盛弘對於大陸人的口舌便給嘆為觀止,但是自認不善辯的他也有自己的觀察心得,就是台灣人也可能看似氣質文雅,實則「要嘛他們一言不發,要嘛就是有了九成的把握」。
還有幾篇雖是私房經驗,卻寫出很多人的共同心聲,譬如,林文月的〈迷園〉,就像我們共同的祕密花園;又如焦桐的〈肉圓〉,或蒸或炸,有香菇或有筍干,不管是哪一種口味,都是我們的家鄉味。
我們經常從別人的故事中,了解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這十五篇文章,不僅提供了十五個故事,更表現了十五個說故事的方式,找出其中的關鍵密碼,你的敘事力也可以一百分!

商品評論 (0)

發表評論



注意: 不支援 HTML 語法

很差            非常好

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