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知識通: 19個有趣的飲食常識探究、12位名人與酒的不解之緣、17道中華美食典故

飲食文化知識通: 19個有趣的飲食常識探究、12位名人與酒的不解之緣、17道中華美食典故

型 號: 984255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價格: 233310
商品介紹
【本書的啟示】
 

「中華美食故事系列」

故事女王管家琪最新力作

108課綱提升跨領域素養最佳讀物

 

「中華美食故事系列

以寬廣的視野帶領讀者橫跨五千年飲食文化盛典,結合歷史、地理、文學、藝術......等領域。 

 【飲食文化知識通】

19個有趣的飲食常識探究

12位名人與酒的不解之緣

17道中華美食典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管家琪

 

華文世界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1960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祖籍江蘇鹽城。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民生報記者7年,1991年5月底辭掉記者工作之後,即在家專職寫作至今,一直在少兒文學領域努力耕耘,著作甚豐。目前在臺灣已出版創作翻譯和改寫的作品逾400冊,在香港、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等地也都有大量的作品出版。曾多次得獎,例如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童書、臺灣金鼎獎、中華兒童文學獎等等。作品曾被譯為英文、日文、德文及韓文,並入選兩岸三地以及新加坡的語文教材。經常至華文各地中小學與小朋友交流閱讀與寫作,廣受歡迎。

 

 

【繪者簡介】

尤淑瑜

 

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美術編輯,現為自由創作者,擅長繪製兒童教材、雜誌、書籍,另有合作桌遊、建案經驗,作品有《貓巧可》系列、《貓熊.日常》、《聊齋誌異》、《童詩動物遊樂園》等。

 


【內容簡介】
 

 中華美食是如何命名?

    

          中華美食琳瑯滿目,都是怎麼命名的呢?

    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無非是根據幾個原則。

    •強調人物,譬如「左宗棠雞」、「東坡肉」、「太白鴨」、「五柳魚」、「貴妃雞」、

「昭君鴨」、「西施舌」、「貂蟬豆腐」、「麻婆豆腐」、「宋嫂魚羹」、「夫妻肺片」等。

    •強調地名,譬如「北京烤鴨」、「南京板鴨」、「西湖醋魚」、「無錫排骨」、

「東安子雞」、「道口燒雞」、「金華火腿」、「蘭州拉麵」、「清蒸武昌魚」等。

    •強調味道,譬如「糖醋排骨」、「醋溜魚片」、「酸辣湯」等。

    •強調花名,譬如「桂花鴨」、「芙蓉雞片」、「牡丹桂魚」等。

    •強調形狀,譬如「繡球干貝」、「口袋豆腐」、「松鼠桂魚」等。

    •強調器具,譬如「砂鍋魚頭豆腐」、「瓦罐雞湯」、「鐵板牛柳」等。

    •強調顏色,譬如「三色蛋」、「白雲豬手」等。

    •強調故事,譬如「龍鳳呈祥」、「子龍脫袍」、「閉門羹火鍋」等。

    •強調數字,譬如「九轉大腸」、「八寶粥」、「千層酥」、「四喜丸子」等。

    •強調技法,譬如「乾炸響鈴」、「鍋塌黃魚」、「大煮干絲」、「血醬鴨」、「水晶餚肉」等。

    •強調美好的寓意,譬如「全家福」、「狀元及第粥」等。

    除了以上這些,你還發現有哪些為中華美食命名原則呢?

 

 


【序】
 

豐富有趣的美食故事

◎管家琪

        這是一套什麼樣的書?

        首先,這當然不是一套食譜,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做菜。是從文化的角度來談中華美食。

  「食」,當然是一種文化,而且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小到以家庭為單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比方說,我是一直到國一在同學家吃飯時,才從同學家的餐桌上認識洋蔥,還記得當時我一問「請問這是什麼?」的時候,大家都一臉驚訝的看著我,好像我是一個外星人,因為我媽媽不愛吃洋蔥,我們家的餐桌上從來就沒見過洋蔥;又如,我的爸爸是法官,最喜歡在吃飯的時候順便「開庭」,教訓一下小孩,每每舉證確鑿,讓犯人無可抵賴,只得乖乖低著頭猛扒飯,把那些教訓一起吞下肚;國中時期我念的是女校,我的便當盒全班最大,總有同學驚嘆「哇!比我哥哥(或弟弟)的便當還要大!」,這是因為媽媽沿襲外公外婆的習慣,從來不留剩飯剩菜,我們家的冰箱只要到了晚上,打開一看裡頭幾乎都是空的,只有冰開水;既然晚餐一定要全部清空,在大家下桌以後,剩下的一點剩飯剩菜肯定就會被媽媽掃進我們的便當裡……

  就像媽媽不留剩飯剩菜的習慣是來自於外公外婆一樣,我自然也有一些在「食」這方面源自母親的習慣。比方說,我不怎麼吃零食,吃正餐,頂多偶爾跟朋友們喝下午茶時會吃塊蛋糕之類,但我理解吃零食是一種生活樂趣,大多數的小孩都愛吃零食,所以在我當了媽媽以後,在兩個孩子還小時,我有一條家規,就是每天都要等到晚餐過後才能吃零食,因為「要好好吃正餐,不能用零食來代替正餐,身體才健康」的觀念在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小時候媽媽幾乎不讓我們吃零食,我則是做了一點點調整……

  現在,我的小孩長大了,我從他們的生活,也看到一些他們在「食」這個部分來自於我的影響,而他們也有自己的調整……

  所謂的文化,就是這麼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自己的生活習慣,其中當然就包括飲食習慣,而大至一個民族,關於「食」當然有很多有趣、有意思的部分。尤其是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光是「食」的部分就有太多太多的文化知識,很多都離不開歷史,因此從這套書裡,你會讀到很多歷史人物和故事。

  這套書一共五本,從文化的角度,把關於中華美食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識,做了一番梳理和介紹,有關於中華美食的基本常識、傳統節慶飲食、名人與飲食文化、酒的故事、茶的故事、蔬果的故事,以及語文中的飲食文化等等,還有一百道中華美食的典故(穿插在每一本書裡,數量不一)。

  我想強調的是,這套書始終是環繞著文化、故事的角度,所以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有很多知名美食,譬如「糖醋排骨」、「魚香肉絲」、「八寶飯」等等,在「美食典故小學堂」裡卻看不到,這是因為實在找不到什麼相關的、或是可寫的(不會少兒不宜)的典故。還有一些菜餚雖然本身有故事,可是不符合現代保育觀念,而且現在也幾乎絕跡(譬如廣東菜裡曾經有過的「龍虎鬥」,是吃蛇和貓),我們也就不收錄進來了。

商品評論 (0)

發表評論



注意: 不支援 HTML 語法

很差            非常好

相關商品